编者按:9159金莎游艺场航天航空学院对教学非常重视,对对分课堂十分认可,2024年春、秋两个学期先后派出9名教师参加高校网培中心举办的对分课堂在线工作坊,包括几乎所有新进教师。同时,请学院对分课堂先锋认证万娜教师带领新教师全年度定期磨课,教研气氛浓厚,新教师一入职即教学指导,飞速成长。
詹荔老师是学院的专任教师,10年教学,勤奋认真,但此前一直受困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未达预期。参加工作坊后,她说,对分课堂“彻底颠覆了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近学校进行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她被评估组抽中,要求提交一份基于具体教学案例的心得总结,谈自己的成长之路。詹老师花了整整两天时间,系统梳理了对分给自己教学带来的变化,总结了在与导师和同伴互动中认知的提升。这是一份高校教师思想和行动变革的真实记录,发人深省,十分珍贵。征得詹老师同意,全文发布,请大家参考。
2024年3月17日在学院李剑副院长的组织下,我报名参加了高等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对分课堂教学法:深入学科、闭环实践的教学变革》专项培训课程,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变革之路。这次培训的经历,彻底颠覆了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的成长与变化。
一、教学观念的改变
对分课堂创始人、复旦大学张学新老师说,“对分是权力的对分”。这是我第一次线上上课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权力的对分,是“尊重”的开始。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力,尊重学生说话的权力,尊重学习结果的差异性。正是这句话让我明白了,简单的课堂提问,学生或照本宣科,或答不上来,根本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说话的机会。 学生的“学习的权力”应该被尊重。第一次课,张老师说教师不要满堂讲45分钟,而要“还”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学”,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去创新知识,去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有备而来”,深度交流。从“还时间”出发,让学生“有备而来”,我在随后的教学中及时调整:讲完知识后,会腾出时间,让学生阅读书本去“自学”,把书本内容和老师讲的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几次课堂实践下来,学生的独学能力明显提高,能够在散乱的知识点中抓住关键。图片来自张学新老师对分课堂教学课件
二、课程定位的思考
“你的课程是什么课?是专业课?基础课?还是选修课?你的这门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当中的定位是什么?有多重要?”这是对分工作坊辅导老师中北大学李世伟老师,在给我们学员做线上研讨时提的问题。 那个时候我上航服专业本科《影视欣赏》的课程。每次我备课,我会尽可能去多看文献,上网看其他老师怎么上课,将一个简单的知识上升到文学,上升到文化……我自认,我是个有情怀的人,很想把好的东西分享给学生。可是每次的结果却是,我备课备的很辛苦,讲课也讲的很有激情,然而学生反响平平。我的内心挺受打击。 被李老师问到了这几个问题,再结合第一次课张老师讲的“对分”,我反思:学生不是不想回应老师,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回应。 我站在自己专业(广播电视艺术学)的角度,去跟航服专业的学生讲“我认为”的专业知识,这显然是脱离实际、脱离背景、学科定位不准确的教学,学生觉得没有收获也是毫不奇怪的。还记得张学新老师在一次线上研讨时说到情感目标,他说,情感是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自发涌现的才是真正的情感。 从“感性—理性”的方向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背景,我对我的课程重新定位。以学生的感受为主,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取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案例来辅助课程教学。比如在讲《画面构图》时,我以他们平时喜爱拍照、拍短视频为切入点,让他们结合生活去理解镜头语言的魅力,理解镜头语言构建的故事,达到情感的升华。从学生的反馈中看到,这种方式他们更愿意接受。
三、对课堂中权力对分的思考
(一)“愿意听”比“听什么”更重要 产生这样的想法,起因是一件小事。当时我上专科班的课。刚刚开学,第一节课要求学生上交手机,学生不愿意。在我带着些许“强权”的要求下,学生还是交上来了。也因此,我跟这个班级关系就很紧张,后来上课,我发现学生积极性不高。为了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插入一些视频,效果也不好。我当时很苦恼。 后面在线上对分研讨,其他老师也分享学生不听课的现象。当时指导老师问我们:“学生不听你讲课,那听你说别的么?”这句话引起我的反思。我的结论是:这个班的学生是排斥我的教学的。从学生角度出发:我不喜欢这门课,她说什么我都不爱听,上课就更不爱听了。那一瞬间,我发现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愿不愿意听老师说话更重要。于是,我发现“师生对话”是我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我马上做出调整…… (二)放权不等于放松,稳定比迎合更重要 有了上一次的思考,在后面的课堂后,我尽量多贴近学生,讲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消除学生对我的排斥感,避免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但是,效果依然不好,课堂依然松散。 后来,对分社群的薛玲老师在跟我讨论教学时,提了两点看法:其一,放权是必要的,但如果分寸没有把握好,天平就会掉下来。其二,对于交手机,也许学生排斥的并不是你,而是这件事,只不过正好做这件事的人是你。但在执行过程中,你发现学生不愿意时马上做出调整。但迎合学生的调整,有时候非但不能换取学生的配合,反而容易被学生捕捉到教师的摇摆。这种“摇摆”感也许是学生不喜欢的。如果这件事一定要做,你可以大方直接地告诉学生,无论他们多么排斥,这件事在课堂上是不能动摇的。只有老师是稳定的,学生才能调试好自己的模式来上课,课堂的稳定感有了,学生的安全感就有了。 不得不说,薛老师的话给了我一颗定心丸。在后来的课堂中,我先明确划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分别要做的。在发放学习任务的时候,尽量把任务要求说清说明。用态度告诉学生任务的必要性,做好权责分离。事实证明,责任划分之后,课堂的松散确实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老师的课堂底线明确,学生也有规可循。
图片来自一次课堂学习通任务的发布截图
四、对分细节里的分寸与边界
在李剑副院长牵头组织和引领下,我们系形成了非常好的“传帮带”磨课教学活动。也是这样的契机,系里最早接触对分的万娜老师带我遇见了对分。作为一个有着近10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尤其在接受一个新模式时,我相信很多老师脑海中都会有一个“完美”的课堂形象。但在学习和实操的过程中,每次都会出现问题,让我有一种“一学就会,一用就废”的挫败感。万老师耐心又细心,不仅帮助我解决对分课堂操作问题,还安抚我焦虑的心情,鼓舞我,激励我,肯定我每一步的成功,慢慢推着我往前走...... 有一次张教授在讲座提到“要将学科逻辑转化为认知逻辑”。我课下问万老师,如何理解这个观点。她问了我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每章教的知识学生学了有什么用?听完后我有所触动,开始认真思考,我这门课程的认知逻辑应该是什么?万老师让我重构知识内容,梳理内在的逻辑关系。这些好建议让书本的知识“动”起来了,让枯燥的理论“活”起来了。我清楚记得那天课堂上,学生的反响非常好,面孔洋溢着兴奋与满足,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理解后的喜悦,那是对对分新方式的最好回应。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对分课堂的魅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四个环节,而需要深入洞察学生认知需求,对知识进行重塑与激活,让师生在思维碰撞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还有一次,是对分中的师生对话,学生答来答去都达不到我想要的,我非常着急。我跟万老师讲述我的问题,她问:这个问题你自己有答案吗?是跟内容的客观事实有关,还是主观感受有关?我当时愣了一下,我从来没想过我要的答案还有两个视角。万老师接着说,如果你的答案反映你的主观感受,学生是很难回答出来的。没想到,看似简单的课堂教学活动,从对分课堂的视角,竟然蕴含着复杂的思维层次和多元的视角差异。每一次师生对话都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思维不同维度的探索与碰撞,教师不能以自己预设的单一标准去限制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而应尊重和理解对话中存在的各种可能性。 对分课堂的“精讲”,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可我每次都会超时。在我的旧观念里,教师拓展超时是正常的。万老师告诉我,时间极度重要,时间就是边界。不断逾越边界,只会让事情失焦,越来越散,有序变无序。这一次点拨,让我了解到对分要分得好,细节中分寸的把握是需要不断调试的。在后来的课堂中,我把时间标示在黑板上,除了规范学生,同时也是提醒自己。实践几次,每次在时间到的时候,学生调整状态的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
五、我的改变
(一)“不抱怨学生,是教师的第一素养” 这句话来自张学新老师《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一书。曾经我也觉得,学生不爱学习,当然是学生的问题。有一天突然想明白了:教师就像一个策展人,你无法决定来看展的观众是谁,但观众在展会上没有收获,甚至没有感觉,策展人一定是通过调整策展方案,而非筛选观众的方法来提升展会效果。“有教无类”不能只是教师的一句空话,而应该真正落到课堂改革的行动中。 (二)真正做到权力对分 以前我备课,觉得好的东西我都往我的课堂塞,希望学生能多学点,可谓苦口又婆心。可惜不仅收效甚微,学生还感觉知识太多太难,不知道该怎么学、从何学起,硬生生被塞满导致“积食”,最终结果是教的辛苦、学的疲惫。 学了对分以后,张老师告诉我们,要讲逻辑,讲结构,讲动态关系,帮助学生把握章节基本内容,而非穷尽式的填塞。我顺着这个方向,调整自己的课件,把冗余的知识删除。同时,在备课上,我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怎样来学习这个新知识”。用这种方法,尽可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备课、讲授。 (三)明确方向,不断迭代 作为一个教育者,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善于自我革新,自我改变,与时俱进,不断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和思考新的教育理念,用于实践,并检验其正确性。我2014年进高校,教书近10年,最大的感受是备课太累、上课学生很抵触,感慨最多的是,明明20分钟就能讲完的一个内容,为什么一定要老师讲90分钟?我当时真的不明白。但即便如此,我也从没想过要改变。那个时候的我,从心理上和意识上就默认了老师的工作就是满堂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每次备课,都会塞很多的知识点进课堂。最主要的原因是怕讲不满90分钟。
现在回想,我做了很多用力过猛又无用的事,把大量的资料堆砌在教案里,把自己累得疲惫不堪,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实际需求。就像一个孤独的搬运工,机械地把知识从书本搬到黑板,却没有关注这些知识在学生心中能否落地生根。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仅让我自己感到压抑和疲惫,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和魅力,给我带来精神内耗和职业倦怠。 直到教书的第10年,我遇到了对分课堂。它好像黑暗中的一道光,让我从传统课堂的漩涡中拔了出来,给了我新的方向和路径。对分课堂打破了我固有的教学思维定式。此前我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虽心怀热忱,却被传统模式束缚了手脚。对分课堂让我明白,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它强调把课堂时间进行合理分割,一部分给教师讲授框架和重点,另一部分交给学生自主思考、内化和讨论。这种模式使我不再为填满课堂时间而焦虑,不再无意义地堆砌知识点。
在实践对分课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学生的积极变化。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了主动探索的求知者。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们思维相互碰撞,从不同角度解读知识,提出的见解常常令我惊喜。那些曾经在满堂灌模式下昏昏欲睡的学生,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 对分课堂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我开始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师的自我满足,不是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强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促使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反馈,根据他们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种新的路径,让我在教育之路上走得更加从容自信,也让我重新找回了作为教育者的初心和快乐。 虽然对分课堂工作坊结束后,我的课堂还是会遇到问题,但漫长的教学之路却因这次学习而有了全新的指引和坚定的方向。每一次出现问题,我不再像从前那般迷茫和无助,我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我深知,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他们自主思考,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我要感谢学校和学院给教师们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支持教师学习,提供教学成长的机会。这样的包容与支持,让我可以不断试错,不断成长。未来我会继续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堂课。 作者:詹荔 9159金莎游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