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想,写回忆录大概有两种情况:其一,本人建立了丰功伟绩,或者有奇特的经历,记录下来可以供人学习或作茶馀饭后的谈资;其二,因为接触过一些伟人或经历了一些重大事件,回忆录可以为写历史提供一些生动素材。这两种情况都与我不相涉,所以至今不敢动笔。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邓?牍饨淌诩?Χ?毖?5睦辖淌τ肜?煊判惚弦瞪?祭葱吹慊匾湮淖郑?慵?鹄矗?喑梢槐窘小督ㄖ?松?返谋ǜ嫖难Ъ?F淠康奈薹鞘俏??14嫘┦妨希???=窈蠓⒄固峁┬┚?榻萄担?灿欣?诩だ?罄凑摺Q?J巧缁岬闹匾?槌刹糠郑??>??目部烙牖曰停?彩敲褡謇?返囊幻婢底印S眯牧伎啵?⑶槟讶础N?964年7月大学毕业,从重庆市来到南昌市工作,近半个世纪了。邓教授建议我把这半个世纪的风风?捎辏?乇鹗鞘乱瞪系慕ㄊ饔胩寤岫夹闯隼础N蚁耄?馕疵馄???螅?鞣讯琳咝牧Γ?蝗缰恍醇复问乱底?壑械木??胄牡茫?蛐矶阅昵崤笥延行┌镏??br />
二
我毕业分配来到江西综合设计院(现改称为江西建筑设计总院),分在规划设计室任技术员。不久,规划设计室撤消,设计院安排我到建筑设计一室任技术员。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城市规划,虽然与建筑学专业相近,但大学期间从未完整地搞过一个建筑设计,难免诚惶诚恐。
我接受的第一个设计任务是一个表面处理车间,指导我的工程师姓胡。胡工四十岁左右,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他不苟言笑, 动辄训人。有人告诉我,他指导的前一个大学毕业生,便经常挨骂。第一张设计图交给他审核,因为错误多,图面潦草,被他当面撕掉,使那个实习生很下不了台。我决心淮备充分,打响第一炮。所幸工程建设的批文还?]有最后办好,我可以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来作准备。在胡工帮助下,我翻阅了很多技术资料,借阅了十多套工业厂房的设计图纸,作了很多笔记。征得胡工同意,我又?绮畹缴虾;??ひ到ㄖ?杓圃合蛞恍├献?仪虢獭D鞘奔际踅缬幸恢至己玫姆瘴В??宜淙桓鲂愿饕欤??谔嵝?蠼???谥?斗矫娲蟛糠植槐J亍D昵崛酥灰?樾难?埃??癖胤帷?br />
我的第一个设计进行得很谨慎,也很辛苦。每张图纸,我都要画两遍。很多构配件及节点详图,本来可以从标准图集中直接索引,但即使抄录我也要全部画出来,以求完全理解。为此,我经常工作到深夜,也放弃了星期天和午休。当我把完成的设计图交给胡工审核时,他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不久,我便能独立工作了,后来还担任了设计组长。我与胡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尊重他,即使当文化大革命他作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冲击时,我也绝不落井下石,还偷偷去看望他。
我在设计院工作了十三年,搞了六、七十个设计,但限于那时国家的经济形势与政治环境,基本上很少有大工程,设计也少有创新;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动乱,我在建筑设计这个行业中建树很少。不过,我是一个热爱专业的人,也是一个执着的人,我盼望有一天能大展宏图。在工作中,我逐渐归纳了走向成功的几点:
第一、不要畏难。只要估计自已通过努力能完成的,不管有多难,都要敢于接受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在任务面前畏缩推诿,便是自断前程。接受任务愈多,愈复杂,历练也就愈多;这些历练,是难得的财富,是继续前进的阶梯。
第二、要吃得苦。初履险阻不退缩,不绕道,宁可笨鸟先飞,不妨?取一些笨办法。笨办法有时会出好效果。例如用一段时间抄绘标准图,可以对很多构造做法记得牢,无论搞设计或者后来搞教学,都很给力。又如边看书边记笔记,可以专心敢志,读进心里去;养成习惯,还积累了很多资料,无论搞设计或是搞写作,都很有用。
第三、要善于总结,把握时机,看准前进方向。我逐渐建立了走向事业辉煌的三个步骤:首先,要虚心学习,向前辈学,学到家;然后,要拓宽加深,打好专业基础,在技术层面上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最后,要提高理论修养,将专业上升到文化层面,做到当行出色,开创新局面。
在设计院期间,我基本上是按这些想法在做。我大致已进入三个步骤中的第二步。这时,时势将我转入了教育领域。虽然还搞过一些设计,在设计领域中不过敲敲边鼓而已。?]有搞出几个值得自豪的建筑设计,终是毕生憾事。
三
文化大革命使设计院受到重创,几近崩溃。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设计院才开始恢复。下放农村劳动的技术人员陆续返回,又调进一批转业军人和大学毕业生,当时称为“掺砂子”。这些“砂子”,绝大部分专业不对囗,即使是大学生实际上也?]有上几天课,文化基础很差,专业技能更谈不上。1977年初,设计院为解决技术力量不足的燃眉之急,决定办七二一大学。大学设在设计院的大会议室。学生包括掺进设计院的这批“砂子”,还有其他设计院和各县要求培训的人,共计六十多。学校教职工四人:一个校长,三个老师。?用综合性速成教材,将很多内容揉合成几个大模块来讲。我不善言谈,大庭广众中发言更是心慌意乱,根本未想到去当老师。大概因为有一次开大会拿看稿子??了一通,居然反响尚佳,于是领导便决定让我也当老师。我们三个教师,一人讲授数理化,一人讲授建筑力学与结构设计,我则讲授绘画、制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基本知识和建筑设计。白天晚上都上课,很少休息。?案鲅г币徽糯罂巫溃?派贤及澹?峡魏椭仆级己芊奖恪<父龀铝泄瘢?怕?舜由杓圃鹤柿鲜医枥吹墓娣丁⒈曜纪肌⑹植峒俺S米ㄒ底柿希?г笨伤媸狈?摹?渭湫菹ⅲ?痛???礁魃杓剖胰タ瓷杓迫嗽痹跹?闵杓啤N?Ш媒ㄖ?杓瓶尾⑻岣哐??慕ㄖ?婊?芰Γ?一棺橹????遽?编了一本建筑设计参考图集。老师、学生朝夕相处,关系融洽。偶有空闲,相邀游山玩水,看古建筑。国庆节前,还搞了一次文娱??会。
那时授课,每个教师每次至少半天,教师可自行灵活掌握具体时间安排。搞文化大革命多年,学生对课堂已很生疏,一上课便容易打瞌睡。我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就是每次上课先讲一个笑话,或者讲一段故事。等学员注意力集中了,才言归正传。讲课中发现学生懈怠了,便来点插科打诨,或者带他们到各设计室转转。在那个特定的时期,这种方法确实不错:而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也提高得很快。
到了年底,课堂教学基本结束。刚好那时设计院接了一个省工人文化宫改建工程的任务,工程量不是太大,位置又不远,便决定用来作毕业设计题目。一部分学员搞建筑设计,一部分学员搞结构设计,一部分学员搞装饰设计。一个多月辛苦劳动,终于完成任务,还受到建设单位的好评。七二一大学也就顺利地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这批学员回到原岗位,表现都不错。到现在,大部分都成了技术骨干,而且通过参加函授学习等方法取得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回想那段岁月,我感到十分温馨。
四
1977年8月,国家决定恢复停顿多年的全国统考,一批已被撤消的学校也相继复办。江西省建设厅决定将原江西建筑工程学校恢复起来。利用赣江边上一个水泥预制构件生产场地,挂上了学校的牌子。简陋的厂房作教室,临时的工棚作食堂、宿?。室外是荒凉的河滩。大风一起,黄沙扑面。学校想方设法找教师,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建设系统各七二一大学任过教的人。1978年1月,我被调入江西建筑工程学校。
第一批学生是那年春节后进校的。国家走上了正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景已开始显现,文化与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在那样一个历史时期,即使条件艰苦,但学生仍充满对知识的饥渴感,教师则充满对社会、对学生的责任感,所以昂扬向上,蔚为风气。我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了教学工作。我知道,现在是正规学校,一切要逐步规范;但是,过去在七二一大学中取得好成效的做法,如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讲课艺术等还是应当坚持并发扬。我很快成了学校的骨干教师。
不久后,我在坚持授课的同时,开始参与教育管理工作,先后担任教研组长、专业科科长、教务处主任,1985年后担任教学副校长。参加社会活动和校际交流活动也多起来。1989年,我被聘为建设部中等职业教育建筑学与城镇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几年后,升为该委员会的副主任。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我和其他教职工一起,积极?`身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做出了一些成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多形式、多层次办学。除普通中专、职工中专、电视中专外,我们每年都要办几期短训班,时间3~6个月,对工人和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我们尝试办了大专班,以后又与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作,建立专科、本科函授站,让优秀中专毕业生有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这些办法,有利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为社会提供多规格的人才;同时,也受到学生欢迎。
第二、坚持执业教育要求。我们强调,中专教育的重点是培养优秀的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特别是生产第一线上的岗位,便能胜任各种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我们要求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必须有在施工企业、设计院工作或实习的经历。教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把技术标准、规范、手册、标准图集、注册师考试大纲等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学校要化大力气把实验中心和实习场地建设好。校企要结合。我们与很多施工企业、设计院建立了协作关系,还陆续在校内创办了机电工厂、建筑设计院、工程质量检测站。
第三、改革教学模式。八十年代,中专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毕业设计基本上都是真题真做,要求很严格,设计成果必须达到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九十年代开始,中专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我们.实行了三加一学制改革,即在三年内讲完中专必须的各门课程,最后一年,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上岗培训,并完成毕业设计。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中专教育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国家召开了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应招收初中毕业生,全日制一般3~4年,以3年制为主;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作了更明确的规定。面对新形势,我们在全校开展了教育改革大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了一种被称为一加二加二的教育模式:第一年,主要学习相当于高中的文化课;学年结束时,根据学生学习情?r进行分流,一类学生侧重学习施工工艺,一类学生侧重学习施工技术管理,两年后可取得中专毕业文凭;优秀毕业生,可进入高等职业教育,学制二年。实行这种办法,可以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竞争激励机制。不久,根据形势的?浠??颐怯职颜庵址椒ㄐ薷奈??右患佣?е疲?⑻剿鞫喙娓癜煅А⒔?械戎耙到逃?敫叩戎耙到逃?岷掀鹄吹耐揪丁4送猓?颐腔苟允敌醒Х种啤⒏母锉弦瞪杓频冉?辛顺⑹浴?br />
第三、丰富校园文化。学生中成立了许多协会,我们指派教师进行指导,努力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1994年,我们创办了校刊。我担任主编,并且是主要撰稿人。直至退休,我在校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其中一部分还在正式刊物上转载,在网络上发布。这些作品分成三类:一是教育教学改革论文,让教职工讨论,以帮助校领导进行决策;二是关于传统文化与建筑文化关系方面的学术论文,希望能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三是小说、散文和诗歌,想为丰富学校的文化氛围尽点力。此外,我还鼓励教师参加教材编写工作。我自已也带头主编了《建筑设计原理与建筑设计》、《建筑初步》两书,并正式作为中专统一教材在全国发行。
我做的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获得了一些荣誉:1991年,我被评为建设部中等职业优秀教育工作者;1996年,我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并享受国家津贴。
五
2001年2月,我正式退休。以后,接受聘请,我先后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任教,并担任建筑系主任。现在,我仍在9159金莎游艺场任教,并担任建筑工程分院副院长。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回顾在江西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日日夜夜,我觉得自已基本上是一个有梦想,并为梦想而努力工作的人。我感到,我的生活是充实的。
最后,摘录我的一首短诗,作为本文的结束。诗的题目是:梦与现实。
在失眠的
漫漫长夜里
我焦急地
等待着黎明
有犁的爬梳
有播种机的轰鸣
我一跃而起
想尽快实现梦境
然而
失眠的梦
是破碎的
我还得在白昼
重新经营
文章来源: